原标题: 人工智能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而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模型则是当前最为先进和有潜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之一。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GPT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学生们容易沉迷于使用GPT进行写作,并可能导致创造力受限、思维停滞等问题。
导读:
GPT作为一个强大的文本生成工具,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生们独立思考和自主创作能力,由于GPT可以迅速生成内容并提供参考素材,很多学生可能会选择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调整和改编机器生...
GPT作为一个强大的文本生成工具,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生们独立思考和自主创作能力,由于GPT可以迅速生成内容并提供参考素材,很多学生可能会选择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调整和改编机器生成的文章上,而不是深入思考话题本身或者从真实经验中汲取灵感,这样做无疑侵蚀了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培养出来的批判性思维和原创性。
在高中阶段注重论证逻辑、表达技巧与知识体系构建等方面也较为重要,然而过分依赖GPT使得学生可能缺乏写作时所需注意事项如结构安排、理据支撑等,GPT是基于预训练的模型,其输出结果可能缺乏辨别能力和详实解释,如果学生长期沉迷于使用GPT进行写作,很有可能导致他们在这些重要技巧上的欠缺。
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通过写作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并通过老师对作文内容及结构提供的指导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然而如今某些学生过度依赖GPT成为了“创造与思考的敌人”,不再主动探索问题、尝试新观点或者进行深入分析,相反地,他们倾向于选择机器生成的文章无脑照搬并忽视真正有益且个性化的修改意见。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寻找合理平衡:既发挥GPT技术在写作过程中起到速记工具和参考素材的优势,又让学生以更全面、独立和原创性方式发展自己。“多样化”应该成为推行教育改革时设计相关政策方法一个关键词——鼓励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以修身治学”的目标内涵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加强对写作技巧的教授,并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创作,可以设立一些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题目来激发他们的灵感,提高他们对真实经验、社会问题以及时事事件等素材的关注度,老师还可以通过针对性评语、小组讨论等方式给予书面作品更具体、个性化且可操作性较强的指导内容。
在GPT模型广泛应用于高中阶段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认识到其正反两方面影响,要避免盲目沉迷使用GPT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合理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并将其与传统写作方法相结合以培养出更全面发展和具备原创能力的人才,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动高中水平及以上层次教育改革切实落地并取得更好效果。